(資料圖)
旅客朋友在車內感受到了春節(jié)的喜慶祥和。范東海攝人民網(wǎng)成都1月21日電 “彝鄉(xiāng)情”公益性“慢火車”是指成昆線上的5633/5634次、5619/5620次列車,這也是四川境內最后兩列慢車之一。春節(jié)期間,慢火車車廂年味兒十足,車廂全新升級,給旅客帶來全新體驗。
1月20日,伴隨嘹亮的汽笛響起,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西昌機務段司機何風駕駛5634次“彝鄉(xiāng)情”公益性“慢火車”從攀枝花南站開出。車廂內彌漫著過年的氣氛,車窗上紅艷艷的窗花,兩側高掛的紅燈籠,就連車廂的座位套上也裝飾上了喜慶的蝴蝶結。
列車到達米易站時,米易縣灣丘彝族鄉(xiāng)的阿古莫史麗抱著一只約摸10斤重的雪白的兔子上了車,她今天要乘車到冕寧站外的瀘沽農貿綜合市場,把兔子賣個好價錢。
阿古莫史麗一上車就發(fā)現(xiàn),今天的這節(jié)車廂變了個樣子:常規(guī)的座位居然排列在車廂兩邊,中間空出的位置正好擺放他們帶上來的蔬菜和家禽。
接近中午,5634次“慢火車”到達西昌站,上車的旅客開始增多,車廂里變得熱鬧了起來。
“新年好!茲莫格尼!” 列車長范麗蓉用彝語和漢語熱情的向旅客們道著新年祝福。
正在西南石油大學念大一的余睿馨和弟弟提著行李箱上了車,他們一行三人要回冕寧瀘沽老家看望爺爺奶奶。列車上設有專門學習車廂,車廂里擺上了書桌、書柜,窗外的陽關透過窗玻璃灑進車廂,照在看書的孩子身上,溫暖又靜謐。
列車到達冕寧車站,站臺上熱鬧非凡。幾十只雞鴨被捆綁后裝在麻袋,只露出一個個腦袋;一袋一袋的農飼、肥料在經過安檢后堆放在小拖車上;彝家“背篼客”們,把背篼里的年貨壓了又壓,塞得滿滿當當,再拿衣服或者毯子一蓋。鄉(xiāng)親們嫻熟的登上慢火車回家過年。
為滿足列車途徑的大涼山腹地沿線彝族老鄉(xiāng)出行、趕集、上學等多元化出行需求,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在春節(jié)前夕完成了5619/5620、5633/5634次公益性“慢火車”升級改造。半個多世紀以來,“慢火車”一直穿行在大涼山沿線鄉(xiāng)鎮(zhèn),因票價實惠、逢站必停,受到沿線彝族老鄉(xiāng)們的青睞。如今,“慢火車”已成為沿途群眾的公交車、致富車、趕集車、求學車。
2023年春運,是新成昆鐵路投入運營的首個春運,時速160公里的復興號動車組,提檔升級的時速60公里的“慢火車”同時運營,承載沿途旅客的幸福與期望奔向遠方。(郭瑩、朱琳琳、鐘詩寧)
Copyright @ 2015-2022 亞洲晚報網(wǎng)版權所有 備案號: 豫ICP備20022870號-9 聯(lián)系郵箱:553 138 77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