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)
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
在北京東六環(huán)地下潛行兩年,打通7.4公里的隧道,6月28日,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“京華號”出洞,標志著北京東六環(huán)改造工程隧道西線正式貫通。
“京華號”打通的這7.4公里隧道可不簡單,要連續(xù)下穿京津公路、北運河、廣渠路、地鐵6號線、京秦鐵路、通燕高速、京榆舊線等,與12條道路、11條軌道、3條河道相交。為此,相關單位量身打造了最大開挖直徑達16.07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“京華號”。
“京華號”盾構機整機長149米,總重量4300噸,國產化率達到93%以上,這也是國產首臺16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,設備性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。
自2021年5月始發(fā)以來,“京華號”盾構機先后攻克盾構淺覆土始發(fā)、盾構機高風險吊裝、長距離穿越高致密砂層等11項技術難題,順利穿越京哈鐵路、北京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等50余處風險源,并創(chuàng)造了單月進尺542米的掘進紀錄,申報研發(fā)工法、專利等23項。
盾構機是集多種技術于一體的高端隧道掘進裝備,零部件超過3萬個,有著“工程機械之王”的稱號?!度嗣袢請蟆吩y(tǒng)計數據稱,國內市場國產盾構機占有率已超過九成,全球市場份額接近七成。
在國產盾構機起飛之前,它也曾經是我國被“卡脖子”的高科技。上世紀末,隨著中國經濟的起飛,對于地鐵、隧道等修建的需求進一步增強,盾構機成為了香餑餑。那個時候,國內所需的盾構機設備基本依靠進口,不但價格高昂,中國企業(yè)還需為此支付不菲的技術維修費用。
為了打破這種局面,2002年,盾構機研制被列入“863計劃”(即國家高技術研究發(fā)展計劃),經過6年的技術攻堅,完成了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復合式盾構機“中國中鐵1號”。此后,國產盾構機不斷實現技術突破,中國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、中國最大直徑硬巖盾構機、中國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紛紛問世,中國自主研發(fā)的盾構機從有向優(yōu)邁進。
2020年9月,國內研制的最大直徑盾構機“京華號”下線,標志著國內超大直徑盾構成套技術躋身世界前列。如今,使用“京華號”修筑的北京東六環(huán)改造工程隧道正式打通,為中國大型盾構機寫下了最好的注腳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亞洲晚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: 京ICP備2021034106號-51 聯(lián)系郵箱:5 516 538 @qq.com